非遗与扶贫“相爱”这件事儿
45岁的卓玛靠墙坐在海绵垫上,一手撑开透明包装纸,一手握紧藏香,一裹一卷,10秒钟左右一包藏香就包装完毕。作为单亲妈妈的她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这对于她和女儿来说,是安定,更是幸福。卓玛生活的拉萨尼木县有“非遗”传承人25名、“非遗”相关合作社88家,525人从事藏香制作,年产值达5700万元。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合作社帮扶、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尼木县的藏香制作在助力精准扶贫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更好的传承发展。
那么,还有多少个非遗与扶贫成功“相爱”、创造“卓玛幸福生活”结晶的生动故事?非遗与扶贫为何能够“喜结良缘”?它们彼此又将如何相辅相成、“相持到老”?且看下文。
相知:非遗与扶贫是否“门当户对”?
若相爱,须相知。谈恋爱结婚讲究门当户对,非遗与扶贫也是如此。两者能否最终走到一起,就要看彼此的“品性”和“条件”是否相投、是否“被需要”。
非遗这个天赋秉异的“富家子弟”需要助力扶贫彰显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目前,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共计40项,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公布四批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145个子项,包括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大门类,而地方各级非遗项目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我国的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其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发挥“扶志”“扶智”的作用,是激发内生动力、助力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近年来,许多地方大力探索实践“非遗+扶贫”工作,取得丰富经验和显著成效。例如,满族剪纸、苗绣、壮族织绵技艺、彝族刺绣、唐卡绘制技艺、藏香制作技艺、临夏砖雕等市场前景好、就业带动强,有效助力当地脱贫致富。
扶贫这个家底薄弱的“潜力股”需要借助非遗成就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当前,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我们的脱贫攻坚还要走最后一段最艰难的路,在不足300天的时间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而且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非遗+扶贫”将传统手工艺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有益于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青岛新河镇的草编产业的“基地连企业,企业连村庄,村庄连农户”模式、贵州雷山县麻料村银饰工艺的“政府+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湖南花垣县绣花的“公司+农户+培训”模式等,这些都是非遗通过产业化发展、对接市场需求、带动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也为扶贫提供了新路径。
政府:包办“媒人”的“良苦用心”
想让“非遗”与“扶贫”走到一起,就得处理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认清“扶贫”的短板和亟需。文化和旅游部于2018年印发的《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为发挥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确定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陆续设立了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各地依托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开展技能培训5600多期,培训人员17.67万人次。2020年年初又印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范围,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已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310个,涉及非遗项目2206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2.92万人参与就业,其中22.02万人实现脱贫。这些工作都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引导。
图片来源于文旅部
相处:非遗与扶贫有何“烦恼问题”?
彼此相处会有甜蜜,亦有烦恼。相处中出现的问题,是彼此磨合、感情深化的过程。处理好这些烦恼和问题,能够让非遗与扶贫之间更加密切、更为和谐。
非遗传承人缺失与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约三分之二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约三分之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这也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出现“空心化”现象。而非遗则面临因传承人缺失、日益濒危的处境,这也为其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助力脱贫提供了可能。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命名五批共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其中第五批传承人平均年龄达63岁,前四批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78岁,一方面非遗传承人老龄化明显,另一方面“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去”依然是大多数非遗传承状态的真实写照。如何吸引贫困地区劳动力接受并关注非遗、加入传承的队伍,在实现非遗更好传承的同时带动就业致富,这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非遗创新发展不足与返贫风险较大的问题
目前,我国巩固脱贫成果难度较大。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习近平强调,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而很多非遗资源具有产业化开发的经济价值,“非遗+扶贫”能够为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土壤,使一些非遗在濒临困境之时绝地逢生,重新焕发生机,同时也能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非遗力量。
非遗就近就业的优势与疫情下外出务工受阻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使外出务工受阻。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贫困人口跨乡打工的2729万人,到今年3月6日,已经外出1420万人,占去年实际打工人数的52%,比往年略低一些。随着疫情好转,贫困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速度在加快,但是还是受到较大影响,短时间内收入会减少。而疫情之下,非遗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的相对低风险的独特优势,这可以为当前疫情常态中贫困地区外出务工受阻的劳动力提供更好选择。例如,尼木县的卓玛在家门口的厂里制作藏香,务农和工作两不误;花垣县石栏镇设立苗绣手工坊,在广州打工的3个孩子的妈妈向隆艳,回到家乡,在当地的苗绣手工坊成了绣娘,持家的同时还有劳务收入。
图片为苗绣,来源于网络
相爱:非遗与扶贫如何“相持到老”?
相爱不易,相守更难。最好的感情,是彼此成就,两个人都在这段感情里,成为了最好的自己。非遗与扶贫要想相辅相成、成就彼此,自身需付诸更多努力,也需“媒人”做好引导与调和。
非遗传承人需要打开思路和视野,学习新技术新技能,提升市场运作能力
目前多数非遗传承人和贫困群众往往只埋头做事,缺乏产品宣传、品牌运作、市场开拓的意识和能力,手中的产品无法变现,制约了非遗扶贫的推进。这就需要非遗传承人在传承好技艺的同时,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进而更好实现非遗资源的价值变现。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拉萨尼木县等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做法就是有效的尝试。贵州雷山县麻料村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潘仕学通过抖音带动家乡发展,在促进雷山非遗技艺传播的同时,带动非遗产品销售。类似这样的有效实践还有很多,这无疑对于拥有非遗资源的贫困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这为非遗扶贫带来了新的创新可能,也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非遗扶贫需要创新模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增强扶贫内生动力
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非遗活化的难点。当前,非遗扶贫在多地已初见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而这得益于打通设计、制作、销售等环节,为非遗产品打开了销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砖雕的“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连锁工坊+家庭作业”模式,东沙古渔镇从“一条街(非遗街道)”到“一台戏(非遗展演)”再到“一张网(非遗生态)”实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四川凉山传统工艺的“非遗+时尚+电商+扶贫”模式,这些都是有效激发非遗活力、实现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助力精准脱贫的模式创新。当然,非遗扶贫的创新要因地制宜,对接好非遗新的需求点,寻找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模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主管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非遗扶贫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当前,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做好对非遗扶贫的顶层设计,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搭建平台、拓展市场、传播宣传、培训教育、对接资源等方面对非遗传承人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同时,要进一步规范有关认定条件和程序,对传承人实行动态管理,针对非遗扶贫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好地使非遗保护传承全面深入持续地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使非遗扶贫更好激发一些欠发达及农村地区的内生动力,让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行稳致远,为解决脱贫后的相对贫困建立长效机制探索积累更多有益经验。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是习近平主席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的,充分体现了我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相信,“非遗+扶贫”将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一招。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作为“媒人”能够因地制宜牵好线、搭好桥,非遗必将为扶贫注入更强内生动力,扶贫也必将为非遗带来更大发展活力。非遗与扶贫成功“相爱”,终将结下更多脱贫致富的美好结晶,也将呈现更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和生动故事。
参考来源:
[1]春拉、刘洪明.西藏激活“非遗”资源让百姓居家致富[EB/OL].http://www.xinhuanet.com
/2020-03/25/c_1125767654.htm,2020-3-25.
[2]郑海鸥.非遗扶贫鼓起群众信心 传统工艺+现代设计开拓市场[EB/OL].gz.people.com.cn
/n2/2018/0426/c344124-31508496.html,2020-4-26.
END
美 编 | 隋 缘
推荐阅读